人人快递审核收紧 青岛已有上千名自由快递员

人人快递兴起:自由快递员模式引发热议
新兴平台吸引闲散人群参与,安全性与合法性成焦点
一款名为“人人快递”的应用近期引发市民关注。用户通过审核后可成为“自由快递员”,在顺路时抢单送货并获取报酬。为保障安全,快递员需缴纳与快件价值相当的押金,并完成身份及信用审核。据青岛人人快递分公司介绍,目前已有超千人通过审核,参与者多为大学生、出租车司机及下岗人员等。
学生群体青睐“兼职外快”
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小杨表示,这款软件已成为她赚取零花钱的方式。每次送单收入约10至40元,勤快者每周可送四五单,收入百元以上并非难事。该模式也逐渐在同学中传播开来,多人加入“抢单”行列。
操作流程类似打车软件
记者体验发现,该软件寄送流程类似于“嘀嘀打车”。用户输入寄件信息后,系统自动核算运费。以从栈桥到中山公园寄送书刊为例,距离3.5公里运费15元;更改地址至奥帆基地后运费升至22元,三小时内送达。
订单发出后若无人响应,用户可加价吸引更多快递员接单。记者加价5元后,10分钟后成功被抢,随后有快递员致电确认地址。但得知是测试订单后,快递员取消了抢单。
严格的审核机制
要成为自由快递员,需经过多重审核,包括填写身份证信息、绑定银行卡或授信信用额度。此外,青岛地区还需现场审核身份资料,由公司工作人员确认后方可上岗。
负责人段圣孟指出,后台会在每次接单时冻结与快件价值相等的资金,确保物品安全送达。一旦出现丢件情况,公司将先行赔偿,保障发件人权益。
市场反响不一
记者在市区随机采访20位市民,15人表示未曾听闻“人人快递”,仅一位曾亲自使用。市民李先生指出其优势在于配送速度快,缺点则是跑腿费用较高,有时甚至超过打车成本。
传统快递从业者对此看法不一。申通快递侯胜亮认为,这种形式新颖但不具备长期热度;韵达快递王辉则认为缺乏大众信任难以普及;而圆通汲继发表示,市场竞争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。
法律与安全风险引争议
青岛大成律师事务所王文涛律师指出,人人快递本质是一个交易平台,并非合规的物流公司。根据现行法规,从事快递业务需取得经营许可证,从业人员也应持证上岗。若未合法注册即允许个人送件,存在法律风险。
快递物流咨询网徐勇强调,自由快递员未经专业培训,且不属于企业正式员工,在发生纠纷或意外时责任界定不清。个人信息泄露和投递失误的风险亦不容忽视。
尽管如此,分析人士普遍认为,“人人快递”作为一种个性化服务模式,顺应了共享经济潮流,未来需加强法律规范和安全保障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